小编曾经总结过,p2p理财公司最烧钱的两个版块儿:一是推广费用;一是人力成本费用。推广费用我们不必多说,仅看百度搜索推广关键词单价已经上了两位数,我们就可以不言而喻了。今天我们主要说说这人力陈本费用。众所周知,p2p理财行业是近两年才兴起的行业,人才贵、招聘难是这个行业人力资源的两大标签,由于行业历史较短,而当前又处于告诉上升的阶段。所以本就同时兼有金融背景互联网经验的人少之又少。所沉淀下来的人才,无疑是将薪酬抬到了最高的标准。
据悉,p2p理财行业的平均薪酬对比其他行业要高出30%,而人才的不稳定性往往也是受到行业薪酬的影响。一个有两年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,反复跳槽几次薪酬就可以轻松翻番。这已经是p2p理财行业中见怪不怪的事情了。而如此高的人力承恩是如何形成的呢?
第一:行业发展过快、背景要求特殊导致行业人才稀少
之前我们说到,p2p理财是个新兴行业,发展历史短,而发展历史短就意味着这个行业不像其他行业那样,有着流动性强的人才状况,p2p理财行业本身就需要人才沉淀过程,所以存量的人才本就稀少。截止到去年,p2p理财平台已经上涨至1500余家,而抢夺人才无疑是靠高薪的诱惑,尤其是经过这两年的发展,p2p理财行业已经成为一个火爆的行业。既然火爆那么就肯定有人花得起钱,所以这直接导致人才市场的恶性竞争。薪资水涨船高则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。
第二:人才市场泡沫
理财行业所需求的人才是要兼备金融与互联网双料储备的人。如果从业人员只具备金融背景或是互联网背景,都会有很大的局限性。懂得金融的在资产端、风控这些比较熟悉,出现问题的概率自然就低很多。但是没有互联网思维,创造出的产品不被公众所接收。没有订单等同于自己把自己消耗死。而只懂得互联网不懂金融的则在营销、产品设计方面面面俱到。而资产端不强,风控得不到保障。同样是自取灭亡。
目前市面上这种人才少,很多p2p理财平台不得已招到一些只懂皮毛,甚至根本不懂的人来进行运营。从而在p2p理财市场中形成较大的人才泡沫。这是p2p理财行业无奈的选择,也是这个行业发展至今所面临的问题。
据了解p2p理财行业的人才抢夺站仍会在2015年得到延续,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其它模式兴起,这一类型的人才储备则显得更加枯竭。未来,还会不断有金融业和互联网行业的人进入到这个产业当中。